白下驛餞唐少府
王勃
下驛窮交日,昌亭旅食年。
相知何用早?懷抱即依然。
浦樓低晚照,鄉路隔風煙。
去去如何道?長安在日邊。
14.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( )
A.這首詩系餞行之作,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,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。
B.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,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。
C.頸聯中的“低”“隔”,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。
D.頷聯和尾聯中的問句,使語氣起伏,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。
15.本詩與《
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,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。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。
【答案】
14.D
15.①《送》詩中王勃直抒胸臆,以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沾巾”來寬慰朋友,排遣離愁,樂觀豁達,一洗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;②《白》詩中,“去去如何道?長安在日邊”運用“日近長安遠”的典故,以激勵朋友去長安施展才華抱負、建功立業來排遣離愁。
【解析】
14.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。
D.“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”錯誤,頷聯問句“相知何用早”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時間早?尾聯問句“去去如何道” 的大意是走哪條路離開呢?這兩問句寫出了作者與友人的感情深厚,表達作者對友人離去的不舍之情,增添了含蓄
抒情的感覺,而非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。
故選D。
15.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與比較詩歌內容的能力。
古詩詞的抒情方法: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。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,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。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、借物抒情、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。
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中頸聯“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內,就是遠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。此句寫出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,是永恒的、無所不在的,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;尾聯“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沾巾”大意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,像青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襟。“無為”既是對朋友的叮嚀,也是自己排遣離愁的情懷吐露,表現出詩人志向高遠,樂觀豁達的特點。這兩句一洗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,排遣離愁,樂觀豁達,這是屬于直抒胸臆;
《白下驛餞唐少府》中尾聯“去去如何道?長安在日邊”的大意是走哪條路離開呢?長安就在太陽邊上。此句是詩人想象與友人分別后的情景,寫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長安,運用“日近長安遠”的典故,以激勵朋友去長安施展才華抱負、建功立業來排遣離愁。這是通過用典來抒情。
文章標簽:
送別
長安
關鍵詞:閱讀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