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步古詩苑,欣賞一首詩,回答下面的問題。
題稚川山水
[唐]戴叔倫
松下茅亭五月涼,汀沙云樹晚蒼蒼。
行人無限秋風思,隔水青山似故鄉。
注:戴叔倫,唐代詩人,此詩作于作者宦游途中。
(1)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,錯誤的一項是( ) (2分)
A.本詩的寫景,著墨不多,頗似元人簡筆寫意山水,富有意趣。
B.藝術的靈感往往來自錯覺,這首詩便是如此。如果按因果關系,行人在發現“隔水青山似故鄉”之后,才有“無限秋風思”,三四句卻予以倒置,頗具匠心。
C.詩人憩息于“松下茅亭”,放眼亭外,在水天背景上,那“汀沙云樹”像在清水中洗浴過一樣,給人以舒暢之感,一個“涼”字就傳達了這種快感。
D.本詩通過對稚川山水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。
(2)請你把“松下茅亭五月涼,汀沙云樹晚蒼蒼”的畫面描述出來。(3分)
答
(1)D
(2)在酷熱的五月仲夏傍晚時分,憩息茅亭中,只感到清幽的涼意陣陣拂來,又怎不感到痛快。再縱目遠眺,那江中汀洲的白沙,那云煙繚繞的綠樹,都映照在蒼茫暮色里。
關鍵詞:閱讀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