汴州留別韓愈
不飲濁水①瀾,空滯此汴河。
坐見繞岸水,盡為還海波。
四時不在家,弊服斷線多。
遠客獨憔悴,春英落婆娑。
汴水饒曲流,野桑無直柯。
但為君子心,嘆息終靡他②。
(注)①汴河之水多渾濁,唐人常以“濁水”代指汴河。②靡他:無二心。
1、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( )
A.詩歌題目透露出了寫作的地點、對象、事件等信息,表明寫作緣起。
B.開篇兩句觸景生情,因渾濁的汴河之水不能飲用,作者產生“空滯”之感。
C.第五、六句易使人聯想到“慈母手中線”句,但情境比之更令人悲哀傷感。
D.本詩用語平易,表達的情感豐富,有離別的不舍、友情的深厚和對君子的渴慕。
2、前人評論此詩時認為它善用汴河意象,表達委婉有致。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?請簡要分析。
答
1、D “對君子的渴慕”錯誤。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不舍、友情的深厚,以及內心的焦慮、悲涼之感,但無對君子的渴慕。
2、①全詩三次用汴河意象來表情托意,表達委婉;
②開篇兩句寫因厭惡汴河濁水之名而生發空滯汴州不歸的焦慮感;
①中間六句順以江水東流入海引出久客不歸之嘆;
④末四句則以汴水多彎曲引發詩人對韓愈的惜別之情。
關鍵詞:閱讀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