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灸通穴 在冬至前后四天,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,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。 把艾條點著后以肚臍為中心,熏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。注意不要燙到皮膚,有溫熱的感覺即可。每...
傳說冬至節氣最早是周公采用土圭法測影測出來的,早在3000多年前,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,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,定此為土中。相傳冬至是24節氣(時間平均法)當中最早被周公測...
冬至節,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。成書于兩漢之間的《周禮春官神仕》:以冬日至,致天神人鬼。目的在于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,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饑餓與死亡。據說從周代起就有在冬至...
清爽冬至邋遢年,邋遢冬至清爽年。(贛) 冬至晴,正月雨;冬至雨,正月晴。(浙) 冬至晴,新年雨,中秋有雨冬至晴。(黑) 冬至晴,新年雨;冬至雨,新年晴。(魯、湘) 冬至冷,春節暖;冬至暖,...
詩詞《小至》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。 刺繡五紋添弱線,吹葭六管動浮灰。 岸容待臘將舒柳,山意沖寒欲放梅。 云物不殊鄉國異,教兒且覆掌中杯。 《冬至》杜甫 年年至日...
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,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,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,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?!稘h書》中說:冬至陽氣起,君道長,故賀。人們認為:過了冬至,白晝一天比一天長,...
常見日期 斗指子,太陽黃經270,為冬至。正月建寅,十一月為子月,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。冬至日,一般都在公歷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。例如:2019年冬至具體時間:12月22日...
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,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,顯然偏遲。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。過了冬至以后,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,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...
現代天文科學測定,冬至這天,太陽運行至黃經270(冬至點),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,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(又稱為冬至線),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。因此,冬至日是北半球各...
窖鮮花 宋朝時,北平人在冬至后,挖地為窖,以焰火熏烤,在窖中種植花卉瓜果,時常澆灌,使其生長。 明代張置的《疑耀》中有較為具體的記述:京師風俗,人冬以地窖養花,其法自漢已有...
獻襪履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鞋襪。 三國時魏國曹植在《冬至獻襪履表》中言:亞歲迎祥,履長納慶。 唐代小說《酉陽雜俎》中載: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靴。 后唐《中華古今...
消寒會 《天寶遺事》載,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,則掃雪通路,延請賓客到居處宴飲,稱之為暖寒會。 后人在冬至之后,招集朋友,輪番聚飲,稱為消寒會。 《金陵歲時記》記載:吾鄉當冬至節...
北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,每年農歷冬至日,都有吃餃子的習俗。 諺云: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戶戶吃水餃。這亦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之事。 東漢時,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,訪病施藥...
南吃團子 冬至吃湯圓,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。 湯圓也稱湯團,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,圓意味著團圓圓滿,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。每逢冬至日清晨,南方各家各戶都會開...
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,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的一種方法,是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。 《周禮春官神仕》:以冬日至,致天神人鬼。目的在于祈求國泰民安。 《后漢書禮儀》:...
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,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。冬至到小寒、大寒,是最冷的季節,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,患中風者增多,天冷也易凍傷。 因此,在寒冬季節...
冬至(Winter Solstice),每年公歷12月21-23日左右,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即為冬至節氣。 冬至又名一陽生,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,冬至俗稱數九、冬節、長至節...
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自然節氣點,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。 冬至節,來由于節氣特點冬至一陽生、天地陽氣回升,古人認為自冬至起,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,...
冬至,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。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。冬至為冬節,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。古時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