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被發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,奉長者少。
——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篇》
春天的養生保健,首先就是防病調養。 立春 ,是春天也是全年的第一個節令,天氣由寒轉暖,乍暖還寒,而溫熱毒邪開始活動,各種致病的細菌、病毒隨之生長繁殖?,F代醫學所說的流感、流腦、麻疹、肺炎等疾病多有發生和流行。所以要順應氣候來保暖防寒,不使陽氣受遏?;加懈哐獕?、心臟病的中老年人,更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,注意防風御寒,養陽斂陰,尤其應注意腳部、背部保暖,以預防中風、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。 要常開窗,使室內空氣流通,保持空氣清新和陽光充足,這樣就使各種病菌失去了滋生的條件。
其二是情志調養。 中醫五行學說中,肝屬木,與春相應,主升發,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郁?,F代醫學研究表明,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,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,免疫功能下降,容易引發精神病、肝病、心腦血管等疾病。因此,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,戒怒戒暴以養其性,廣施博愛,善濟仁慈,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,以使肝氣條達, 身心和諧,從而起到養生防病、延年益壽的作用。
其三是飲食調養。 立春陽氣初發,要做到合理調攝飲食,注意飲食保健。中醫認為,脾胃是后天之本,人體氣血化生之源。脾胃之氣健旺,則可延年益壽。春天是肝旺之時,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,損傷脾胃??墒掣缓鞍踪|、糖類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,如瘦肉、牛奶、蜂蜜、新鮮蔬菜、水果等,有利于發寒散邪,扶助陽氣。陰虛內熱者可吃些鴨肉、海帶、綠豆、甘蔗汁、荸薺、百合等以養陰清熱。
其四是運動調養。 春季養生,既要注意固守自身的陽氣,避免由于過度活動和耗損而對人體的陽氣產生不良影響,又要注重采納自然之氣以養陽。養陽的關鍵在“動”,切忌“靜”。宜舒展形體,克服倦懶思眠狀態,多參加室外活動,如太極拳、八段錦、慢跑、體操等,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。閑暇時間和朋友結伴去郊游、爬山,也會情趣盎然、愉悅身心,從而加速新陳代謝的進程和提高適應氣候變化、抵抗疾病的能力。但如果運動量太大,鍛煉時大汗淋漓,反而會耗人心血,對保健養生起負面作用。另外,老人晨練不要太早,防止因早晨氣溫低、霧氣重而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、慢性支氣管炎,應在太陽升起后外出鍛煉。且晨練不宜空腹,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,體溫偏低,在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。運動要舒緩,老年人晨起后肌肉松弛、關節韌帶僵硬,鍛煉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,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。
立春養生三招
立春養生起居宜忌
“春捂秋凍”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,冬三月草木凋零、冰凍蟲伏,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,抵抗力下降,容易生病,也容易損陽氣,稍受風寒,易發宿疾。
立春養生重點護肝
按自然界屬性,春屬木,與肝相應,中醫認為肝主情致,因此在立春養生方面主要是護肝,調節心情為主,保持心情舒暢,防止“肝火上升”。
立春養生“5字訣”
衣:立春過后還得“捂”;食:立春之后多吃辛溫食物;?。憾嚅_窗保持空氣清新;行:多去郊外走走;防:防躁動,重視心理保健。
立春養生要點
立春養生五原則
飲食清淡——消春火
春季人易上火,出現舌苔發黃、口苦咽干等,因此飲食宜清淡,忌油膩、生冷及刺激性食物。
黃綠蔬菜——防春困
“春困”使人身體疲乏,精神不振,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。
細選食物——少疾病
春季氣溫逐漸升高,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活力增強。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胃腸疾病——要當心
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作,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、嘌呤堿等物質。
祛痰養肺——保平安
慢性氣管炎、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,宜多吃具有祛痰、健脾、補腎、養肺的食物。
關鍵詞:立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