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種的最忙季節。此時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處于“夏收、夏種、夏管”的“三夏”大忙季節。
忙夏收,是因為麥已成熟,若遇連雨天氣,甚至冰雹災害,會使小麥無法及時收割、脫粒而導致倒伏、落粒、穗上發芽、爛麥場。必須抓緊一切有利時機,搶割、搶運、搶脫粒。忙夏種,是因為夏大豆、夏玉米等夏種作物的生長期有限,為保證到秋霜前收獲,必須提早播種栽插,才能取得較高產量。
忙夏管,是因為“芒種”節氣后雨水漸多,氣溫漸高,棉花、春玉米等春種的莊稼已進人需水需肥與生長高峰,不僅要追肥補水,還需除草和防病治蟲。否則,病蟲草害、干旱、漬澇、冰雹等災害同時發生或交替出現,春種莊稼輕則減產,重則絕收。
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在此時進人黃梅季節。梅雨天的普遍特征是雨日多、雨量大,溫度高、日照少,有時還伴有低溫。我國東部地區全年的降雨量約有1/3(個別年份為1/2)都是梅雨季節下的,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一般出現于6月后。這時,正是水稻、棉花等作物生長茂盛、需水較多的季節。
梅雨形成的原因是冬季過后,冷空氣強度減弱北退,南方暖空氣相應北進,延伸到長江中下游地區,但此時北方的冷空氣仍有較強勁勢力,于是冷暖空氣在江淮流域對峙,形成準靜止鋒,出現了陰雨綿綿的天氣。
相峙一段時期后,暖空氣最終會打敗冷空氣,占領江淮流域,梅雨天氣終結,雨帶中心轉移到黃淮流域。江淮流域在這時正在搶種。
梅雨對莊稼非常有利,東部及長江中下游地區,如梅雨過少或來得晚,作物就會干早。因此,梅雨期時間的早晚,持續時間的長短,以及這一時期的雨量,都直接關聯到早澇情況,影響著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。
芒種農事活動
到了芒種節氣,農田里往往是一片繁忙景象。一方面這個時候最適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;另一方面芒種也是農作物種植時機的分界點,過了這一節氣,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。
在北方大部分地區、這個時候正是晚谷、黍、被等農作物播種的繁忙季節。冬小麥產區正處在緊張的收獲季節。因為夏種作物如夏大豆、夏玉米等生長期有限,為了保證到秋霜發生前收獲,須盡最提前播種或栽插、才能取得較高產最,所以,麥收以后應抓緊搶種搶栽。時間就是產量,即使遇上干旱,也要積極抗早播種,不可消極等雨,錯過時機。春種的莊稼如棉花、春玉米等已進入需水需肥與生長高峰,不僅要追肥補水,還需除草和防病治蟲。華北的棉花進入五葉期,有的可見花。華南、兩廣的早稻開始灌漿成熟。
長江中下游地區雨水增多,氣溫增高,進入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,天氣異常潮濕、悶熱,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b3,又稱為“霉雨天”。這時,麥收場要預防“爛麥場”發生。充沛的雨水對水稻和夏季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,但是連綿的陰雨天氣又可使江淮流域形成洪澇。這時,臺風也開始侵襲沿海地區。
南北方的農事特點是:“芒種夏至麥類黃,快打快收快入倉。夏播作物抓緊種,田間管理要跟上。江南梅雨季節到。暴雨冰雹要預防。”
芒種生產民俗
“春爭日,夏爭時”,“爭時”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。人們常說“三夏”大忙季節,即指忙于夏收、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。
“四月芒種麥在前,五月芒種麥在后”,這是說華北地區四月芒種,小麥就成熟了,而五月芒種麥子還未成熟,這是為什么呢?這和前邊講過的“二月清明桃花開,三月清明定不開”一樣,都是因為陰歷算法造成的。
按陰歷計算,一年實際上是354或355天。這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天數要少10-11天,因此必須三年一閏(有時是兩年一閏),補充所短的天數。閏月時,節氣不是提前就是推后,因而芒種有時在四月,有時在五月。
我國農民深知四月芒種由于打春早,節氣推前,所以種莊稼就種得早,要種在芒種前,六月芒種,就把莊稼種在節氣之后,這是一種“死節氣、活辦法”的科學種植方法。
長江流域“栽秧割麥兩頭忙”,華北地區“收麥種豆不讓晌”,真是“芒種芒種,樣樣都忙”小麥成熟期短,收獲的時間性強,天氣的變化對小麥最終產量的影響極大。
這時沿江多雨,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,芒種前后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、雹等,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、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、落粒、穗上發芽霉變及“爛麥場”等,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于一旦。
“收麥如救火,龍口把糧奪”的農諺正形象地說明了麥收季節的緊張氣氛,必須抓緊一切有利時機,搶割、搶運、搶脫粒。
從各地諺語可以看出各地的芒種之忙。陜西、甘肅、寧夏是“芒種忙忙種,夏至谷懷胎”。廣東是“芒種下種、大暑蒔(蒔指移栽植物)”。
江西是“芒種前三日秧不得,芒種后三日秧不出”。貴州是“芒種不種,再種無用”。福建是“芒種邊,好種釉,芒種過,好種糯”。江蘇是“芒種插得是個寶,夏至插得是根草”。山西是“芒種芒種,樣樣都種”;“芒種糜子急種谷”。四川、陜西是“芒種前,忙種田,芒種后,忙種豆”。
從以上農事可以看出,到芒種節,我國從南到北都在忙種了,農忙季節已經進入高潮。
“芒種糜子急種谷,’,說的是糜子是一種生長期最短的禾本科植物,早熟品種80天可以成熟,即使晚熟品種,也不超過100天就能成熟。它是大秋作物最后播種的莊稼。所以華北地區遇到天早無雨,其他作物誤了節氣時,多用它來彌補,同樣能獲得好收成。
在正常的情況下,芒種種糜子時,種谷也可以成熟,但谷子比糜子生長期長,有可能遭受凍害,因此說“芒種糜子急種谷,。
“芒種栽薯重十斤,夏至栽薯光根根”、“種豆不怕早,麥后有雨趕快搞”。麥收以后應抓緊搶種搶栽,時間就是產量,即使遇上干旱,也要積極抗旱造墑播種,切不可消極等雨,錯過時機。
“芒種忙,下晚秧”,南方的雙季晚稻育秧要抓緊進行。大部分茶區的夏茶采制已經開始,由于氣溫高,芽頭長得快,容易粗老,一定要及時采摘,加工細制,提高品質。
關鍵詞:芒種